评论关闭
周末,去看望我骨折的同学L,这已经是他一年内的第二次骨折,一起去探视的我的另一位同为心理咨询师的同学W打趣说:你肯定是有啥心理问题!
L觉得这太扯了:我醉酒摔骨折跟心理有个毛关系?
真的有关系。
身心向来都是一体的,出于很多原因,我们可能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,那么身体就会代替我们表达。久而久之,我们可能就会患上某种心身疾病,又称“心理生理“疾病,即受心理因素影响...
阅读全文
评论关闭
评论关闭
评论关闭
2019年11月29日
⁄ 心理危机
⁄ 共 7657字⁄ 1777 浏览次数
特别声明:特别声明:本文原文《向死而生——一例自杀未遂青少年心理治疗个案报告》发表在《心理学通讯》2019年第2卷第3期,217-223,doi: 10.12100/j.issn.2096-5494.219034,作者:王垚,王建玉。本文获编辑部及作者授权摘取文中重点——自杀干预部分。
原文链接:http://m.chaoxing.com/mqk/read_38502727e7500f2604a20d61cef1dcf0f429560e72e85c1f1921b0a3ea255101fc1cf1fbb4666ae6b7c6...
向死而生, 自杀预防阅读全文
评论关闭
评论关闭
评论关闭
评论关闭
评论关闭
“自杀”一个沉重的词汇,但又是时刻就在我们身边,是我们想回避又回避不掉的词语。据WHO(世界卫生组织)的统计,每年约有将近80万人自杀,而自杀更是20至35岁人群排名第一的死亡原因,每年想死而又犹豫徘徊的个人是自杀人群的10到20倍,也就是说世界上每40秒就有一个人用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、每3秒钟就有一次想死的念头萌发,这是一个多么触目惊心而又真实存在着的残酷数据!
&nbs...
阅读全文
评论关闭